日期:2023-08-01 10:52:09 来源:千龙网
最近,京郊平谷迎来了千名大学生。他们走进274个村,开展为期一个月的调研实践。
(资料图片)
“农村天地广阔,希望他们能经风雨、见世面,既看到乡村振兴的成果,同时也认识到基层工作的艰苦琐碎。”平谷区相关负责人说。学生们来自京内外的67所高校,专业五花八门。各乡镇打磨特色方案,精准定村定人,并制定考核机制,“确保不走过场,有所收获。”
一个月的实践即将收尾,大学生们在平谷上演了怎样的故事?
大学生们参与大桃销售网络直播。 本报记者 甘南摄
年轻人去“自找苦吃”
东寺渠市场是平谷全区最大的农副产品交易中心,俨然一个缩小版的“新发地”。一见面,市场负责人郑有龙就直夸驻场的大学生:“这几个孩子真不错,这么多天了,从没喊苦叫累。”
穿过菜果粮油等几个批发区,记者找到几名北京邮电大学的学生,他们正在做冷库情况摸底。“我们学的是物流工程,来批发市场正好对口。”即将升入大三的郭嘉琪说。天气暑热,她把头发扎成马尾,额前碎发被汗水浸湿了。
“00后”不但没喊苦,很多时候还“自找苦吃”。
7月11日,村干部头一次带他们来市场是早上9点多,整个市场相当清净——批发生意往往集中在清晨,此刻已人去场空,很多商户都去休息了。“这样不行,得在最忙碌的时候来!”几个大学生不甘心,接下来几天,天还没亮透,他们就抵达东寺渠市场调研。
辛苦如此,收获水到渠成。
这回,他们看到了真实的批发市场。“来拉货的车很多,哪怕有人指挥着,掉头拐弯也还是费劲。”郭嘉琪和同学们在市场里蹲守观察,一一拜访商户。原因渐渐清晰:“各类销售区都混在一起,肯定乱啊。应该按粮油菜肉等不同品类‘划行归市’。”
大学生的辛苦和收获,郑有龙都看在眼里。他亲自烤羊肉串犒劳他们,庆贺他们有了成果,同时也不客气地点出学生们的方案很难落地:市场建成20年了,部分商户自建了冷库,有产权,很难移动,调整分区恐怕不容易。
困难重重,学生们却没放弃。他们又对冷库的数量、位置、面积做了摸底,希望能拟一个方案,在冷库不动的情况下,调整部分摊位设置,改善市场布局。
看到真正的乡土中国
张恺晨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学生,未来大概率会进入基层派出所工作。她的调研目的非常明确:了解和学习基层社会矛盾的解决方式。因此,东高村镇将她分到了曹家庄。这是一个静美和谐的村子,6月,12345投诉件数量为零。
勺子总会碰锅沿儿,村里哪能没矛盾?一天,网格员拉上张恺晨着急忙慌往村民家跑:原来有两家村民是邻居,一家发现对方在修新门,正冲着自家的窗,一下子急了。因为“门对窗,人遭殃”,民间认为这样犯了风水。
双方争执不下,眼看冲突就要升级。张恺晨本能地希望引导他们诉诸法律,但网格员摆摆手,一个电话请来了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。
老人家了解原委后,先把修门的说了一通,批评他自作主张不跟邻居商量;然后再劝反对开门的,时代变了,不需过分讲究风水。最终,双方各让一步,门的位置稍微挪了挪,剑拔弩张的两家人又能和和气气做邻居了。
张恺晨站在一旁围观,心里深受震撼。“我之前看过费孝通先生的《乡土中国》,可直到这次才真正走进了乡土社会,看到了乡土中国。”她说,基层矛盾无穷尽,全部“上交”是不可能的,“发挥乡贤的作用,这太管用了。”
纸上得来终觉浅。在京北深山的镇罗营,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4名学生也亲身参与到乡村的运行中。
镇罗营每周要举办一场“村晚”,村民自编自演,热热闹闹。上周五,“村晚”在向日葵花海间举办,学生们也参与了。“我们一开始还以为只是娱乐。”大学生焦泽岗说,参与之后明白了其中缘由:山里村民住得散,借“村晚”见见面、聚一聚,关系更熟络,村子才有凝聚力。
未来多了一种选择
一个月里,大学生们了解着乡村,也思考着自己的未来。
“近年来,平谷锚定了‘农业高科技、物流大流量、休闲新时尚’的发展方向,乡村变得很酷、很有活力。”平谷区相关负责人说。以东高村镇为例,大学生们不仅去了设施大棚、博士农场,还参观了高端民宿、滑雪场和小提琴制造企业,“希望学生们看到乡村的变化,并且讲给家人和朋友听。如果择业时能考虑平谷,就更好了。”
“这跟我印象中的农村太不一样了。”北京服装学院雕塑系的郝志颖拿出手机,展示南宅村的航拍图。一望无际的葱郁森林环绕宅基地,一幢幢灰色民居排列舒朗,“你看,村子多美!”
农业也告别了“面朝黄土背朝天”的时代。在北台头村的鲜食玉米“博士农场”,同学们见识了新农人的远见,还向他们拜师取经。
“鲜食玉米最好现摘现吃。第一天嫩、第二天甜、第三天糯,往后口感就不能保证了。”村党支部书记王艳金跟大家说,合作社主打小而精,农户们也很有定力,不盲目扩大销售范围,专注于保证快递当日送达,让消费者享受最好的味道。新农人直播带货玩得溜,“精准粉”“垂直场景”等新词信口拈来,这一切,都让大学生们感受到“乡村很酷”。
乡间泡上一个月,很多人对平谷有了感情。眼下,郝志颖和同学正筹划为南宅村画一面50米长的文化墙,设计稿已经出炉:桃枝茂盛,果实丰硕,一派和美景象。大家商量着,这次如果画不完,开学之后也要用课余时间继续画。
当记者问她是否会将农村作为择业地时,她毫不犹豫地回答:“农村的天地这么广阔,为什么不呢?”
记者手记
为了解乡村 打开一扇窗
一个月的时间不算长,却是一扇宝贵的窗,让象牙塔中的学生们能够脚踏实地,认识新农村。
很多人见到了乡村的美好。静美的山水、蓬勃的产业、勤劳的农人,都会成为他们今后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动力。当然,也有人感受到了基层的琐碎和不易。不论将来从事什么工作,这种感受和经历都弥足珍贵,知重负重,方能淬火成钢。
组织这样的实践不但为大学生们提供了开阔眼界、增长本领的生动课堂,更把一颗颗“种子”种在了他们心中,为乡村振兴创造更多可能性。
标签:
上一篇:乌苏:健康科普暖人心
下一篇:最后一页